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三上反切彌必切頁碼第71頁,第17字續丁孫
謐靜語也。从言𥁑聲。一曰無聲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五反切美弼反頁碼第201頁,第2行,第2字述
靜語也。從言𥁑聲。一曰無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謐猶密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三上反切彌必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373頁,第3字許惟賢第168頁,第3字
靜語也。
段注今文尚書維㓝之謐哉。《周頌》。誐以謐我。《釋詁》曰:謐,靜也。按《周頌》謐亦作溢,亦作恤。《堯典》謐亦作恤。《釋詁》。溢,愼也。溢,愼,謐,靜也。恤與謐同部。溢葢恤之譌體。愼靜二義相成。許云靜語者,爲其從言也。
从言。𥁑聲。
段注彌必切。十二部。
一曰無聲也。
段注今多用此義。
白话解释谧,平静的话语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”作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谧”是没有声音。
謐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142頁,第3字2陳昌治本第202頁,第3字3黃侃手批第162頁4說文校箋第97頁,第4字5說文考正第91頁,第16字6說文今釋第320頁,第3字7說文約注第557頁,第3字8說文探原第1307頁,第1字9說文集注第478頁,第3字10說文標整第58頁,第11字11標注說文第97頁,第9字12說文注箋第728頁,第4字13說文詁林第2988頁【補遺】第16438頁14通訓定聲第2556頁,第1字15說文義證第200頁【崇文】第797頁16說文句讀第278頁17章授筆記第106頁,第1字18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35頁,第3字19古字釋要第258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