吓坏了的小徐,连忙带孩子去了医院。医生对小徐说几个月大的孩子膈肌还没有发育完全,哭的时候很容易上提,而宝宝的胃贲门又比较松,所以才会出现哭着哭着就吐了的情况。
医生还对小徐说,适度的哭当然没有问题,但是哭太久了,还是要哄一哄的,否则出现了缺氧反应,就更糟糕了。
孩子大哭不止,哄不哄?
关于孩子哭会有什么影响,英国的一位博士研究出这样的一个结果。当孩子连续哭闹超过20分钟,很可能就会损伤婴儿的大脑。
这位内洛普·莉赫博士通过研究发现,婴儿长时间的哭泣,会损伤他们还在发育的大脑,引起认知障碍。
大脑的发育一共分为三个阶段,前两个阶段都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完成的,而第三个阶段,就是孩子1岁以内。
特别是对那些6个月之前的孩子来说,他们正处于大脑发育的第一个阶段,长时间的哭泣会让他们体内的压力指数上升,从而导致脑细胞的死亡。
并且脑细胞一旦死亡,几乎是不可逆的,也就是说这些死亡的脑细胞,不会再生。而脑细胞与孩子的说话、思考甚至控制自己的肢体都息息相关。
而且虽然孩子会因为“累了”而停止哭泣,但是没有获得安慰的婴儿,会产生一种“压抑激素”,这会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。
有外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当孩子在婴儿时期哭泣时,父母正面的去安慰,对孩子以后形成积极的性格非常有帮助。
宝宝持续性哭泣,可能是这两个原因
1)生理性哭闹
生理性哭闹常见的原因有没吃饱、尿了、困了、冷了、热了等。
当这些生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宝宝就会通过“哭”的方式去表达,如果宝宝哭了,妈妈们可以去检查一下,孩子这些基础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。
2)病理性哭闹
如果在检查后发现孩子并没有出现这些冷了,饿了或者尿了的情况。这个时候父母就要重视起来,因为孩子很可能是“生病了”。
特别是对新生儿来说,3-6周的婴儿最容易出现像“肠绞痛”这样的病症。
除了肠绞痛外还有肠胃炎,中耳炎,疝气都可能成为孩子哭闹不止的原因。因为生病哭闹的孩子还常常会伴有发烧、神情萎靡,嗜睡的异常症状。
这时父母一定不能大意,必须去医院检查。
这样哄娃更有效
如果在检查之后,发现孩子并没有什么问题,可以尝试一下几个方式去哄娃。
1)竖抱或侧抱
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出生之后,还没有完全熟悉这个世界。这会让孩子形成“莫洛反应”,表现就是大哭不止,而把孩子抱起会极大的增加他们的安全感,关闭这一反射。
2)把孩子放在母亲胸前
当宝宝哭闹时把孩子放在妈妈的胸前,通过无障碍的皮肤接触,让宝宝放松下来。
3)唱歌给孩子
孩子在母胎时就能接受到外面的声音,对于父母的声音,孩子其实已经非常熟悉了。所以当孩子哭闹时,唱一些慢节奏的歌曲,对宝宝会起到安抚的作用。
4)让孩子吸吮手指
吸吮手指是宝宝与生俱来的能力,当孩子哭闹时可以将你的手指,或者奶嘴给孩子吸吮,激活宝宝大脑深处的镇定神经,从而使宝宝安静下来。
5)剃须刀的声音
有研究证明,婴儿对低频的声音非常感兴趣,剃须刀的声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可以快速转移孩子的注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“我是糖果妈妈,一个学习成长型的宝妈,专注孕产和育儿,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,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。”